這是2022年入冬,又一個以躲雨為名的旅行
桃竹苗已成了旅行的基本計算單位
因為這裡開始才不歸雨不停國管轄
車子一過三峽就已晴空萬里
熱到大汗直流
原本旅行的第一站是關西的渡南古道
誰知走一小段就遇到步道志工在整修鋪面無法通行
只能折返往新埔前進
把車子停在大馬路邊
從檳榔攤旁的小路走進去
跨過一條大排水溝轉進田間小路
眼前所見是一處與世隔絕的天地
01
綠色的稻浪裡露出一撮小燕尾
當下其實是滿滿的感動
因為現在要看這樣被稻田包圍的小土地公廟真的愈來愈難了
土地開發的腳步不斷的推進
萬丈高樓平地起
昔日一望無際的萬頃田疇如今已被一片片鯨吞蠶食
只能在城市的邊緣
或者遠離城市的鄉間
才能覓得如此風景
老媽說在她剛嫁到我家的時候
家裡旁邊的那座土地公廟也是這麼小一間而已
好想看看是什麼樣子
可惜完全沒有留下老照片
是啊,土地公廟不就是應該維持這樣的規模就好嗎?
提著竹籃,走一小段田埂泥路
在稻香裡捻一柱清香,彎下身走進廟裡把香插上
雙手合十,看看土地公爺爺和靄的臉龐
這樣的人與神的關係是多麼的親近啊!
02
03
05
民國60年的修建樂捐芳名錄
只要銅板價就能在廟的牆上留芳萬世
你說這半世紀以來幣值貶得有多厲害!
06
拜訪的這天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初二十六
大中午的12點鐘
竟然還看見香爐裡有線香即將燃盡
所以是隨時都有人來上香嗎?
這樣真好
07
08
09
回到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
有一種從桃花源回到人間的感覺
時代快速轉變
但能不能,也留一些東西不要變
這樣會更有趣吧?
--
相關文章
[ 人文筆記 ]社子島的元宵節.夜弄土地公
[ 人文筆記 ]苗栗銅鑼.龍貓土地公
[ 人文筆記 ]米市巷與碧江街的迷人交會 - 新莊潮江寺福德祠
[ 旅行札記 ]台中外埔.忘憂谷土地祠
[ 人文筆記 ]三星.番婆洲土地祠
[ 人文筆記 ]丸山.土地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