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因為疫情的關係
似乎比以前更常爬山了
或者應該說爬山變成旅行最常選擇的活動
而爬的山類型也開始挑戰郊山步道以外的中級山
還有以前不敢輕易嘗試的岩場類型
甚至還不小心完成了人生第一座百岳XD
不過那次完全是衝著高山杜鵑去的
關於高山杜鵑
一直都是從攝影高手的得獎作品裡面看到的
總覺得離我非常遙遠
不管是海拔、路程還是花期或每年的花況
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它的高不可攀與非垂手可得
但如果你有認識愛爬山的朋友
那就另當別論了 XD
2021年4月18日 / 星期天
在只是說說與不斷錯過了好幾年之後
我們真的認真的去看高山杜鵑了!
因為聽說這年的花況非常的好
跟高山杜鵑差不多
合歡山也一直都是遠在天邊的代名詞
若不是要追雪的話沒事不會隨便上去
( 是說要追雪的話也不會想上去,因為真的太遠啦!)
不過拜蘇花改通車之賜
在宜蘭從太魯閣上山會比從梨山上去少半個小時車程
一大早五點多
跟同行夥伴約好在火車站共乘
我們一路向南,往山的方向前進
01
車子陸續經過還算熟悉的太魯閣各個景點
2006的夏天曾來過的森林小學西寶國小
成了我們車程間歇腳的地方
校門口的百合花正盛開
02
不過因為疫情校園不對外開放
因此我們只能在外面走走看看
從西寶往上的路是我以前從沒走過的
路上會經過另一個景點-碧綠神木
03
神木就矗立在台8省道旁
停了車不用爬山就能看見
只是要把它巨大的身軀拍得好看好像很難
04
原來它是「巒大杉」呀!
05
巒大杉的毬果
06
看完碧綠神木繼續往上挺進
過了大禹嶺、小風口之後
視野逐漸開闊
沒多久就到了合歡山
從這頭山上好像真的比較近
07
公路兩旁山坡的樹欉間
開始出現白花花的碎點
那顏色有些突兀
讓我想起國小福利社有在賣的「紙樹開花」
在浸泡過藥水後墨綠色的紙卡邊緣慢慢長出的白色、粉紅色結晶
或者也有那麼一點像是油畫作品上用筆尖堆疊上去的顏料
莫非,它們就是高山杜鵑?
08
找到可以停車的地方下車
發現路旁的蒲公英長得很好
就像一顆顆小太陽般充滿朝氣!
09
看樣子它們真的就是高山杜鵑呢!
這就是春天限定的高山景緻啊!
繽紛醒目的花朵把山頭妝點得熱鬧無比
彷彿是精心準備的婚禮佈置
迎接著每一個山上來參加盛宴的訪客們
10
11
從花欉間探出頭的金翼白眉
好像也是特地趕來感受這春日的歡愉似的
12
13
冷杉的配色又一秒把我拉回聖誕節
也是歡樂
14
15
難得來一趟合歡山賞花
所以應景的把家裡林麗琪老師的《野花散步》這本書帶來
讓書裡的主角回到現地探親XD
跟現地合照也像是在製作明信片原圖卡那樣
有了互相參照的趣味
16
看樣子我們真的選到了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花開得正美
沒看到花苞、也沒看到枯黃凋謝的花朵
17
資訊發達的年代
塞車跟賞花訊息一樣容易取得
好不容易才到達松雪樓的停車場
也好不容易才等到停車位
花季上山要有塞車的準備
就算平日也是車多
18
路邊的這棵開得很美!
19
我人生中的第一座百岳 / 石門山
( 到底還是不是百岳啊?好像一直有被除名一說 )
只可惜今天沒有美麗的藍天白雲
看不到夢想中的燦爛陽光下風景壯闊的高山景致
真的是還滿容易的
海拔3237m
登頂只需要半小時吧?
不過路雖然平緩好走
卻也讓我走得氣喘吁吁
大概是還不習慣高山的空氣吧?
20
登頂之後一旁的山坡就是一整片的高山杜鵑
吸引了許多山友在此賞花拍照
眾多的人潮,讓這裡瞬間有來到陽明山後花園賞花般的平易近人感
21
走完石門山,附近還有一些賞花的選擇
合歡尖山看起來太陡了,直接Pass
聽說合歡東峰也有不少花
不過我們後來選擇先去走小奇萊
小奇萊的入口在滑雪山莊旁
一開始很平緩,但沒多久就開始爬坡
大約0.8k處有不少杜鵑
繼續走到1.4k成功登上小奇萊三角點
拍完紀念合照已經下午4:00了
於是只好趕緊下山
來回約走了2小時
22
這天的光線真的不理想
氣溫也只有10度左右
23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高山杜鵑有好多種花色
這款白底暗紅色斑的配色很特別
24
一棵獨自盛開的花
25
26
27
從小奇萊三角點望出去的視野
28
29
30
在回到小奇萊登山口的時候
在路旁的草地上發現可愛的小老鼠
跟平地看見老鼠時的反應完全不同
大家停下腳步仔細觀察牠的一舉一動
發現牠挖了好幾條地洞
可以自由來回穿梭
原來狡鼠也有三窟
31
32
然後又發現了色彩豔麗的酒紅朱雀
到高山最期待的其中一件事
就是可以看到許多平地看不到的山鳥
這次的酒紅朱雀是我第一次看到
33
後來才發現原來雄鳥和雌鳥的羽色是不一樣的
只有雄鳥是酒紅色
34
35
傍晚5:30下山
回程從梨山下
發現環山部落也有小七了
到思源埡口時一如往常的起了大霧
一直到四季過後霧才散開
回到市區都晚上10:00了
吃了點東西才轉火車回家
這天完成了18小時來回合歡山的壯遊
覺得是神奇的一天
若不是親自走上一趟
還真無法想像高山上的春天會是如此的繁花似錦
--
【後記】
「高山杜鵑」到底是哪一種杜鵑?
在爬了一下文章之後終於弄清楚
平常我們在公園裡看到的大部分是園藝栽培的外來種
例如平戶杜鵑、皋月杜鵑和西洋杜鵑
而臺灣的原生種杜鵑總共有多達16種
例如臺灣杜鵑、南澳杜鵑、烏來杜鵑、棲蘭山杜鵑、金毛杜鵑…等
其中海拔分佈最高的是玉山杜鵑
大家在合歡山看到的絕大部份都是玉山杜鵑
( 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
另外還有一款紫紅色的紅毛杜鵑,只不過這趟完全沒看到
合歡北峰有比較大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