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佈滿芒草的山頭石階上
我想起了電影悲情城市裡的場景和配樂
一旁的石燈籠和鳥居彷彿是某種線索或指引
一步步帶領我們進入神聖的神之領域
拜訪完太子賓館
我第二個想再去的是黃金神社
長長的石階加上炙熱的太陽
讓想訪拜的人吃足苦頭
然而沿途相繼出現的石燈籠和鳥居
就像不斷的在告訴你
「就快到了,加油」
想登上那神聖的殿堂
得先經過重重考驗
好不容易
總算登上黃金神社的拜殿
就在我要踏進神社的大門時
我聽到一位年輕人口中脫出的抱怨
「走那麼久就為了看這個鳥地方」
哈~~這裡看起來的確是個鳥地方
整個神社建築主體已經都不見了
只剩石燈、石柱和主殿的基座
孤零零的列柱與茶壺山
石燈、鳥居與遠山
總覺得這裡的一切景物
都是如此的凋敝、傾頹、蕭瑟
枝頭的新芽為這裡增添幾分生意
主殿的基座裡擺放了一只鍋子
給到訪的旅人投錢奉納祈福
和憑弔
黃金神社居高臨下
可以俯瞰整個金瓜石地區
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見藍藍的大海
這應該是台灣視野最好的神社了吧?
遙望來時路
懷想那個燈火通明、市聲喧囂的黃金歲月
參拜的人群拾階而上
對照現在的漫草寂寥
無限的落寞不禁襲上了心頭
台灣曾經有兩百多座神社
如今被大家所記起的有多少?
(待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