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991.jpg

這是過去旅行時少有的時間跨度

也因此我們對鐵板這個聚落有了更加立體的認識

老照片比對、史料閱讀、現地實勘

建材、形式、煙囪、盆栽、作物、厭勝物、防空洞、水井、舊魚寮、神像

好多好多物件與細節都一一被採集與認識

 

 

一開始還在為疫情、距離、時間、資源等不確定因素猶豫擔心許久的我們

在任務告一段落之後

覺得能再度一起做喜歡、有趣的事是多麼幸福

 

 

為了繪製地圖

我們把村子的每一條街巷都走遍

哪一條通到哪一條,街上有哪些特別的景物都一一註記

而除了鐵板,在空檔的時間

也把這座島的幾個聚落快速的瀏覽一遍

 

 

IMG_4718.jpg

01

 

2022年的228連假,我們約好在星期五下班後出發

原本的計畫是搭飛機的

但因為臨時要喬大家都可以的時間,還有春天的航班常因為濃霧而取消等不確定因素

於是真的很臨時被告知沒飛機可以去

搭臺馬輪!喔對啊!

沒想到會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搭了臺馬輪

(沒辦法,東引一直沒去成)

但很幸運的是碰巧劃到最邊排靠窗的床位

等於是一個獨立包廂的概念

對面沒有其他人,而且還有對外的窗景

真是太棒了

 

IMG_4727.jpg

02

放完行李後,隨即迫不及待的到甲板上欣賞基隆港的夜色

Wow,這真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這一夜,我們將前往一個遙遠的離島

10點多,船開始緩緩移動,出發了!

 

 

 

IMG_4752.jpg

03

夜裡的基隆港依然燈火通明

不同的角落,正進行著我們白天不曾注意的作業

有一種深入黑市或者莫名禁地的緊張感

 

巨大的船體離開港區進入外海時

明顯感受到船身搖晃變得劇烈

這時意識到再這樣晃下去一定沒多久就暈船了

於是趕快回到船艙裡爬上床舖躺平

心想趕快睡著應該就沒事了

長夜漫漫,可不要吐整晚才好

不知過了多久,我才好不容易睡著

但沒多久就又醒了

因為知道夜裡下了一陣大雨

船被大浪打中的聲響非常明顯

就這樣我睡睡醒醒了一整夜

好不容易撐到早上5點多,差不多可以出去等日出了吧?

於是摸黑走出船艙,發現外頭超級冷

大概只有10度吧?

 

 

IMG_4780.jpg

04

在船頭發現這艘船的製造年代和製造地

除此之外,外頭沒有星星,也沒有日出

一片灰濛濛的,冷風把大家吹得更加絕望

什麼也看不到,直到看到島嶼靠近時才知道準備靠岸了

 

 

 

 

IMG_4795.jpg

05

玻璃窗上全是被大浪拍打過後留下的鹽分

收拾行李準備下船囉!

 

 

 

 

IMG_4797.jpg

06

 

 

 

 

 

IMG_4798.jpg

07

船裡的指示燈和貼字讓我聯想到幾十年前的公用電話

上面也是用這樣風格的燈箱作為提示

整個好有時代感

 

生平第一次的臺馬輪體驗

很可惜這天航行的路線沒有先經過東引,哈!

 

 

IMG_4806.jpg

08

登島前才翻過阮義忠老師燒燙燙剛出版的攝影集《馬祖1979》

裡面有一張照片讓我印象深刻

是老師當年搭著船準備登上南竿島時從艙門往島上拍的景象

因此我也在差不多位置拍了一張

但那看出去的畫面已大大不同

沒有當初那種對前方充滿未知的恐懼和軍事管制森嚴的緊張感受

 

 

IMG_4807.jpg

09

而船艙的最底層也是從沒見過的樣貌

基本上就是一個地下停車場和倉儲中心

島上需要的物資全得靠它來運補

 

而沒想到上島之後,馬上就在港口的遊客中心拿到馬祖藝術島的專刊,超美的!

封面全版的津沙聚落和金黃海灘的空拍影像令人驚豔!

 

 

IMG_4810.jpg

10

上島的第一件事情

先去獅子市場來一碗熱呼呼的鐤邊趖

 

 

 

IMG_4815.jpg

11

獅子市場裡販售的各式乾貨

 

 

 

IMG_4822.jpg

12

市場外的菜販

販售的商品中有一桶看起來有點血腥可怕的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紅糟啊!

 

 

 

IMG_4832.jpg

13

行動換氣站

島上的燃料全靠這台貨車

業者把一整車的瓦斯桶開車載到聚落的主要集合廣場

居民或者餐飲店家就會馬上把家裡或店裡的空桶滾出來換

或者騎著機車載來換

 

 

 

IMG_4835.jpg

14

這樣的景象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就像曾聽過臺灣早期一些飲用水取得較不方便的地區

會有水車巡迴服務那樣

 

 

 

 

IMG_4842.jpg

15

我們住在離靠岸的福澳港不遠的名產店樓上

從房間窗戶望出去

可看見三種不同狀況的石頭厝屋頂

傳統的覆瓦壓石屋頂、剛依傳統工法翻新的,還有整個換成白鐵的

 

安頓好行李接著就開始上工了

先去認識這次要調查的場域範圍

 

 

IMG_4864.jpg

16

走了一趟北海坑道

 

 

 

 

IMG_4869.jpg

17

過去當地居民用來捕魚的木船

現在成了遊客遊覽軍事坑道的交通工具

 

 

 

IMG_4925.jpg

18

鐵板聚落裡的四眼井

變成居民用來種菜的小菜圃

原來不是只有澎湖才有四眼井啊!

 

 

 

IMG_4926.jpg

19

 

 

 

 

 

IMG_4933.jpg

20

馬祖廟宇的特色:封火山牆

功用是如果遇到火災可以阻隔火勢延燒

 

 

 

IMG_4944.jpg

21

海邊岩石上為了反登陸而埋設的玻璃碎片

現在為了安全考量似乎打掉了一部分

 

 

 

 

 

IMG_4953.jpg

22

大漢據點

 

 

 

 

IMG_4959.jpg

23

從大漢據點回望鐵板聚落

新式高樓比比皆是

可以說幾乎已看不到傳統石頭屋聚落的樣貌

所以鐵板不會是想看傳統聚落的遊客會停留太久的地方

 

中午時分

在地的夥伴帶我們去津沙聚落吃午餐

 

 

IMG_4974.jpg

24

相較於鐵板聚落

津沙保留了完整的傳統石頭屋建築

可以說是南竿的芹壁了

多年前造訪馬祖(主要玩北竿)就曾利用登機前的空檔繞過來短暫停留

 

不過如今再看津沙

反而沒那麼讓我驚豔了呢!

或許因為維護得太過工整

於是少了變化和有機生長的趣味XD

 

 

 

IMG_4975.jpg

25

 

 

 

 

 

 

IMG_4982.jpg

26

這天午餐吃了村子裡小吃店的紅麴炒飯、老酒麵線、炒高麗菜、紅糟肉、石蚵炒蛋

都是來馬祖必吃的菜色

每一道都處理得很好吃

 

 

 

 

IMG_4991.jpg

27

下午去鐵板聚落旁的官帽山走一圈

聽當地的解說員介紹這裡的植物

 

 

 

 

 

IMG_4993.jpg

28

步道旁設立的假神話之鳥

看起來也有種說不出的喜感

 

 

 

 

IMG_5001.jpg

29

海岸邊的龍舌蘭

總有滿滿的戰地氣息

 

 

 

 

 

IMG_5012.jpg

30

剛剛在獅子市場才見過面的瓦斯車

這麼巧的又遇見了

 

 

很快的即將迎接這天的結束

跑了一整天也累了

打算去津沙聚落看夕陽放鬆一下

好笑的是到了現場才發現津沙聚落根本不是面向正西邊

而是朝向西南

唯一能看到夕陽的角落

只有聚落最南邊的一小角

 

IMG_5028.jpg

31

 

 

 

 

 

 

IMG_5029.jpg

32

 

 

 

 

 

IMG_5033.jpg

33

這裡的蘆薈總是充滿生命力

 

 

 

 

 

IMG_5036.jpg

34

我們像撲火的飛蛾那樣往照得到夕陽的方向找

沿著階梯往聚落的邊角走上去

結果望見這樣的風景

 

 

 

IMG_5042.jpg

35

 

 

 

 

 

 

IMG_5061.jpg

36

 

 

 

 

 

 

 

IMG_5077.jpg

37

我何其有幸,能在有生之年在這異鄉離島

用這樣淒美醉人的景色結束這一天?

更絕的是

一旁一位老先生

算好時間好整以睱的打開家門口

端上剛添好的晚飯就坐在這當前美景下大口扒飯

我雖同樣擁有這片美景,但當下我羨慕死了

我羨慕的不是美景,而是這樣懂得享受人生的心

 

 

晚上在福澳港吃九榕閣的晚餐

喝了一點當地人戲稱「紅茶」的老酒

吃完走路去星巴克樓上看星星順便開會

當下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一行人竟然真的出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蜻蜓 的頭像
    水蜻蜓

    水.蜻蜓's Blog

    水蜻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