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魯閣的山上,有個與世隔絕的天地
沒有公路可達,只能靠雙腳爬上去,山上的生活所需全靠流籠吊掛
這裡以前叫作「赫赫斯」與「砂卡礑」
現在則稱為大禮、大同部落
2023年的盛夏
說了N百遍之後終於成行
早上9:40起登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沿得卡倫步道的階梯陡上
抬頭不時可以看見部落運送物資的流籠
往長春祠方向的立霧溪峽谷
解說牌上很細緻的五色鳥插圖
不知是出自哪位插畫家之手
喘了坐下來休息吹個風
對面的亞泥礦場大水池看得非常清楚
這就是流籠頭
爬完2.8K(海拔爬升800公尺)的累人階梯
大禮部落就不遠了
廢棄的大禮禮拜堂見證了部落的變遷
正午時分,坐在禮拜堂旁的草地上
吃著午餐,同時感受時光的流動
離開大禮部落,改走平緩的砂卡礑林道
我們在天黑前抵達今晚夜宿的「達道的家」
廚房一景
房間雖然簡單但很好睡
9點多就寢11點多就被挖出來看星星
但有一半被雲遮住
清晨3點多又被挖起來一次
這次真的是滿天星斗
拍完星星再沒多久
大夥就差不多準備出門
要去達道的家後方的立霧山觀景平台看日出
4:40摸黑上路
幸好一路上都有指標
不然肯定迷路
約20分鐘就順利抵達觀景平台
觀景台看出去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海拔將近1000公尺
居高臨下
天很快就亮了
原本還是金黃璀璨的夜景
一下就褪去光芒漸漸甦醒
半路認識的奇妙山友在這時跟他阿母視訊
5:30左右
看見金黃光芒從廣闊的太平洋海面燃起的畫面,非常震撼
腳底下是崇德海灘
早晨的色澤非常迷人
花蓮市區、海岸山脈、花蓮溪口
看得一清二楚
上百艘獨木舟散佈深藍海面蔚為奇觀
海獨木舟上看日出應該也是很難得的經驗吧?
立霧山看清水斷崖
清水大山
下山的路上遠望大同部落
(大同部落舊名「砂卡礑」,是「臼齒」的意思)
走回達道的家,發現屋前的光線和山景太美了
於是就忍不住把早餐端到戶外的長椅上享用
天氣太好,讓人捨不得離開,我們在外頭坐了好久
門前的刺蔥老樹
原本還一直不相信這是刺蔥
因為葉子根本沒有刺蔥的香味
很好吃的馬告香腸
原本只有看到刺蔥的花
但後來又發現奇怪的東西
刺蔥的果實嗎?
但長的位置太奇怪
經過一番研究
確定這不是刺蔥的果實
而是一種大型蛾類的繭
根本藝術品
怎麼有辦結得得那麼自然
固定在樹枝的「蒂頭」弄得就像從樹上長出來一樣
非常堅固
外殼的紋路質感非常好
不知是怎麼織出來的?
最下方還留一個透氣孔
收邊細緻
你說這不是藝術品嗎?
究竟是誰的傑作,我現在還是查不到
還請高手指點
老闆娘說這是害蟲,讓她很困擾
所以我就很放心的試著拔一個下來
順便拍一張大小比例照
而為了不摸黑下山,大同部落就下次了
直接下切到三間屋
在美麗的溪谷旁小歇吃午餐
再沿砂卡礑溪傍的平緩步道回到遊客中心
走在砂卡礑步道上
迎面而來的全是輕裝的遊客
我們一行人的裝扮顯得特別奇怪
路上還遇到遠從荷蘭來的外國家庭
問我們再往裡面走有什麼特別的
我只能吐出漂亮的河流和岩石這類外面就看得到的東西,哈哈
這是第一次在太魯閣山上過夜
小教堂、靜謐的星空、立霧山的絕美日出
都讓人回味再三
雖然第一天晚上在山上說很想喝可樂
但下山之後正好趕上5點關門的佳興檸檬汁才是極品
有人扛了一整箱回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