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懷疑馬六甲的魅力和獨特性在哪裡時
我們來到地圖上標註為Jalan Tokong這條看似人煙較為稀少的區域
彷彿來到京都或者江戶時代那樣的街道
這一區才真的有中我們的胃口
--
這次的馬來西亞旅行
總共會去三個城市
最想去的檳城排在第一個造訪
儘管已經分配了三天三夜的扣打
還是覺得意猶未盡
第四天一早
我們準備動身前往下一個城市馬六甲
檳城和馬六甲都是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因此被排入到馬來西亞第二個要造訪的城市
但這兩個城市一南一北
相差了大約400公里
聽之前有去過的朋友說他是選擇搭夜間的長途巴士到下個城市
一覺醒來就到了,是最省時的選擇
也有另一位本身是馬來西亞人的朋友強烈建議我們要搭國內線飛機比較省時
結果我們始終沒有等到直飛的班機機票開賣
頂多只能從檳城飛吉隆坡再轉車
於是最後我們選擇了最一開始的想法:搭火車
一個最複雜、最花時間的方式
而且馬來西亞的朋友說火車沿途只會看到「棕櫚樹、棕櫚樹和棕櫚樹」
但我們始終覺得這會是一趟很有趣、很有旅行感的過程
查了馬來西亞鐵路官網的班次時刻表
發現班次超級少
怕到了現場買沒座位於是提早刷卡訂票
從檳島對岸的北海站(Butter Worth)搭到吉隆坡的下一站南湖轉運站(Bandar Tasek Selatan,簡稱BTS)
每人票價$59.5RM
01
一大早6:20收完行李
搭Grab前往碼頭
檳城的碼頭有兩個
問了飯店保全、Grab司機,結果兩個的說法不太一致
不知是不是表達還是理解有問題
總之還是去了資料上查到的、離飯店比較遠的
Swettenham Pier Cruise Terminal
幸好是對的
往北海的第一班船是早上7:00
不確定搭的人會不會很多
所以非常緊張
要是沒搭到,接下來的火車可能也就搭不到了
等發船的時間遇到一位會講華語的當地人
一位過著退休生活的中年大叔
他說他每天都會搭早上第一班船到對面買一整天要吃的食物
那裡的物價比檳城低很多
他一天的生活費只花$10RM (約台幣70元)
他說檳城是一個相對安全、有秩序的城市
提醒我們離開檳城到其他城市時要格外小心
我們順利的搭上7:00的船
可惜今天還是沒有在船上看到日出
馬來西亞的日出怎麼這麼難看到啊?
大約13分鐘的航程就抵達了對岸北海
02
03
04
05
大叔跟我們介紹說這是以前行駛在檳城和北海之間的渡輪
造型好特別
很有高雄鼓山到旗津搭的那種渡輪的感覺
06
大叔人超Nice
怕我們找不到搭火車的地方
一路陪我們走到車站才離開
07
好不容易終於看到我們要搭的火車
7:50從北海發的列車
應該是身體裡的鐵道魂作祟
每次在不同的國家可以搭到火車或者地下鐵
就覺得格外興奮
火車真是一種非常迷人的交通工具
08
而就在大家興奮的跟列車拍完合照
紀念我們在馬來西亞的鐵道旅行即將展開之後
上了火車找到我們訂票時精心挑選的位置
當場大傻眼!
座位旁原本該是窗戶的地方竟然是柱子和車窗擊破器
不是應該是大面的觀景窗嗎?
然後座位的方向是跟列車行駛方向相反的
而且不能旋轉回正向
這是什麼奇怪的設計呀!
傻眼到忘了拍一張照片佐證XD
當下想說沒關係
如果搭的人不多我們可以自己換位置
呵呵,還客滿咧!
幸好有事先網路訂位
喔,這真是天大的打擊!
選擇搭火車就是要來看風景的說
09
吃早餐囉!
前一天晚上在飯店旁邊的便利店挑好久才買到的早餐
不知哪根筋不對選了一種沒喝過的水果果汁
不知道好不好喝就算了
重點是如果壞了也不知道 XD
包裝寫Durian但應該不是榴槤
而是另一種熱帶水果
最後我只喝了半瓶
因為真的覺得不太對勁
10
馬來西亞火車鐵道沿線的風景大多是沒什麼人煙的鄉間景物
(朋友說的一點也沒錯,就是一直是棕櫚樹)
看不太到什麼城市聚落
也沒有像臺灣那種一望無際的稻田或有趣的地景地貌
然後車站建築大多小小的、白白的、沒有什麼特別的造型和設計
這讓我太意外了
頓時覺得臺灣日治時期留下的經典車站實在太強大了
我從北海出發,一直到怡保才比較有到了小城鎮的感覺
窗外出現的印度廟讓我們的眼睛亮了一下
原本在規畫行程時
怡保是團員很想去的城市
因為沒有檳城那麼的觀光化,可以看見比較生活化的一面
但景點就沒檳城那麼的密集
後來因為行程已經排了馬六甲和吉隆坡
再加怡保可能就會讓行程太過緊湊
於是成為此行的一大遺珠
11
因為窗外的風景真的太沒有記憶點了
於是團員們把腦筋動到餐車上
聽說有一節車廂有販售簡單的食物
而且還有少量的座位區可以邊吃邊看風景
12
(服務人員一整個眼神死XD)
這大概是我覺得在馬來西亞搭火車最有趣的地方了吧?
雖然也有便當和三明治之類的選擇
但大家都不約而同選了泡麵
櫃檯的服務人員會幫你把麵泡好
一碗只要$4RM
可惜因為餐車的座位區剛好有人
所以大家就端回自己的座位享用
13
我選的是東炎(Tom Yam)口味
結果沒想到吃了第一口馬上咳了出來
也太嗆了吧?
是很重的香茅和酸辣辛香味
好笑的是其他的團員也都在咳
(我覺得這劇本可以拍成龍角散的廣告了XD)
14
窗外的風景和天氣真的很不給力
我們就這樣搭了4個多小時的火車
差不多是臺南搭火車到臺北的距離
終於要到吉隆坡了
很期待可以從火車裡看到雙子星、吉隆坡塔和默迪卡118等地標
為了有較好的拍攝視野
我和另一位團員又去餐車巡視了一趟
有一桌座位是空的!
二話不說馬上坐下來點一杯馬來西亞最有代表性的國民飲品「美祿」
$3RM
15
16
看到吉隆坡塔了!
17
默迪卡118
18
吉隆坡車站
這大概是沿線最有特色也最美的車站
好美的花窗!
19
20
吉隆坡車站
滿滿的回教建築語彙
21
沒想到坐在火車裡這麼難拍到好看的城市風景耶!
一直被高架橋、建築物和樹擋住
只有幾個很短的瞬間可以捕捉到三塔同時出現的畫面
但照片都是灰灰暗暗的
跟想像中的樣子落差太大了
不過也差不多該收拾行李了
吉隆坡的下下一站:南湖車站就要到了
22
要跟我們搭乘的ETS Gold - 9321次列車告別囉!
23
旁邊就是輕軌列車
我們從馬六甲要回吉隆坡的時候就會回這裡搭輕軌進城
會在這裡下車而不是最繁忙的KL Sentral
是因為往馬六甲的客運轉運站TBS(Terminal Bersepadu Selatan)就設在這裡
一個讓人BTS、TBS傻傻搞不清楚的地方
24
拉著行李走過天橋,來到巴士轉運站的售票大廳
哇哇!前面那區好多窗口而且大排長龍欸!
25
瞄了也是密密麻麻的發車資訊電子看板
怎麼就是沒看到往Melaka Sentral的字樣
當下覺得我好像是文盲XD 完全不知所措
完了,我們卡關了
不過就在這時候
出現了一位穿著制服的站務人員來解救我們
得知我們是要前往馬六甲
就叫我們去按旁邊的自動售票機
完全不用排隊欸!
還教我們一步一步如何選擇起迄站、班次、座位
還有輸入旅客資料
這也太複雜了吧!但我們很快就買到車票了
感謝有好心人協助
開心之餘我問了站務人員旁邊那些人是在排什麼?
他說是往其他路線之類的
嗯,總之太幸運了
26
27
等發車的時間趕緊去販賣部買了簡單的食物帶上車吃
有包咖哩的千層酥餅
下午1:30的車
從巴士站到馬六甲還有大約2個小時的車程
可以繼續坐車休息
一路都是走高速公路
沿途也沒看到什麼特別的風景
太奇怪了?
為什麼馬來西亞的郊區風景這麼平凡?
28
好不容易終於抵達Melaka Sentral轉運站
只是這個「Sentral」一點也不市中心
這裡距離馬六甲最熱鬧的街區還有3公里遠
要再轉17號公車才會到
沒想到馬六甲這麼一個重要的觀光景點
竟然要轉這麼多次車才到得了
真的是很令人匪夷所思
(不過話說回來,若要從臺北搭大眾運輸到鹿港,我想也沒那麼容易吧?)
要是公車還要等很久
大家應該會直接叫Grab吧?
應該也不會比較貴
找到17號公車的上車處
但現場完全沒寫幾點發車、也沒寫是往哪裡的
然後也沒有看到人可以問
不久陸續來了好幾組人
都是不同國家的外國遊客
我看是不會錯了
其中有一位是來自中國的年輕獨旅者
說他已經周遊列國好一陣子了
去的大都是一些特別的地方
好羨慕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勇氣
29
往馬六甲的公車每人車資才RM$1.5
真的不知該說什麼了
公車上也看得到馬來西亞的國旗
30
看樣子是到馬六甲了
終於!一大早摸黑就出門
足足快搭了一天的車
如果有下次應該會選擇搭夜車或飛機吧?
哈哈哈,但搭火車還是很有趣啦!
只是沿路風景真的很普通(要說幾次?)
我們在終點站荷蘭廣場下車
31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除了紅色的教堂建築群外
這些停在路邊的三輪車也太搶戲
在檳城看到的那些三輪車整個被比下去
32
一整個很熱情奔放的風格
像是巴西森巴舞女郎那樣爭奇鬥豔的歡迎著遊客們的到來
33
午後的陽光依然耀眼
建於1753年的馬六甲地標建築基督堂
是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走馬六甲後所興建的
儘管手裡還拖著行李箱
還是忍不住拿出相機按下快門
在馬六甲的兩個晚上
我們選擇住在離荷蘭廣場只有300公尺遠的背包客棧
The Rucksack Caratel
雖然是背包客棧
但還是有提供獨立套房
空間不大
但陳設簡單清爽且不受干擾
34
35
唯一被我挑剔的是
為什麼壁紙的圖案是日本的酒牆咧?
不是應該放馬六甲的歷史建築嗎?
難道日本有統治過馬六甲?
(查了資料還真的有,但也只有短短的幾年)
36
一樓公共空間
在找住宿的時候
原本第一個鎖定的區域當然是看能不能在歷史街區找到老屋改建的
但後來發現選擇很少而且都沒有喜歡的
也有可能價錢太高的被過慮掉或動作太慢早就被訂光
後來發現這間意外的竟然還有房
明明看起來還不錯而且距離很近
看了評論有人寫說會經過墳墓區
哈哈哈,難怪!
實際到現場走過一趟覺得還好
就是歷史遺跡的一部分啊!
37
安頓完行李
趕緊把握這天僅剩的一點時間
先把馬六甲街區概覽一圈
除了檳城
會安排到馬六甲
是因為它早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便多次到訪
後來大航海時期更是西方各國到東方貿易時一個很重要的據點
歷經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國的統治
留下了不少歷史遺產
雖然舊街區的範圍跟檳城比起來小了很多
但應該也有許多跟檳城不一樣的東西可以看
38
很好奇為什麼荷蘭廣場這一區的古蹟都塗上這樣的紅色
跟臺南武廟、孔廟的顏色又不太一樣
淡水紅毛城的紅也不是這種
這裡的像是有加一點可可
配上白色的字和十字架好醒目
(資料上寫說這座基督堂外牆原本是白色的)
從荷蘭廣場跨過馬六甲河
我們來到馬六甲最熱鬧的舊街區
從地圖上看,最中間這條看來是最主要的街道
我們先左轉走了另一條軸線
沒想到一路上得跟熙來攘往的車輛爭道
險象環生,也很難拍照取景
這樣的街區應該設為行人徒步區才對啊!
39
於是我們又繞回最主要的街道
在轉角遇見「地理學家」
馬六甲知名的咖啡店
電影《夏日的麼麼茶》曾在此拍攝取景
因為沒看過這部電影,所以也沒有特別的感覺
只是覺得在轉角的這幢建築配色搶眼
亮黃色的外牆配上淺綠色的開窗充滿南洋風味
很適合作為拍攝紀念照的背景!
40
41
42
呃……
覺得做這樣的迎賓牌樓真的是有點多此一舉
原本的建築不就是最好的招牌了嗎?
這種比較像是特殊節慶辦活動時臨時搭設熱鬧一下的功能
因為逛過檳城的街區
所以並不會覺得馬六甲街區這些建築有什麼特別
正在懷疑馬六甲的魅力和獨特性在哪裡時
我們來到地圖上標註為Jalan Tokong這條看似人煙較為稀少的區域
43
真的是讓人眼睛一亮
彷彿來到京都或者江戶時代那樣的街道
這一區才真的有中我們的胃口
44
遠遠的就看到這一對旗桿
這樣的旗桿在臺灣比較常在王爺信仰的廟宇出現
原來這裡就是青雲亭啊!
資料上註記的馬來西亞最古老的華人廟宇
建於1646年
比檳城建於1800年代的觀音廟要早上許多
45
青雲亭後方綠色屋頂的高塔是建於1748年的甘榜吉寧清真寺
再過去一點還有與清真寺年代相當的印度廟
46
47
48
在馬來西亞這幾天在各地看到的剪黏
發現這裡的剪黏特色是不是以細緻取勝
而是相對更為簡潔
運用較多的曲面瓷磚
讓人物造型顯得更加圓潤立體
也多了幾分樸拙的趣味
49
旗桿座
50
51
52
53
木質的古香爐
54
55
廟門的獅子採站立的姿勢
看起來像是金門的風獅爺
56
大門上的龍被斜陽照得金光閃閃
古味盎然
56
「觀空自在」
另一面旗的旗面捲起來了
只隱約看得到「慈航」兩字
57
58
清真寺
即將西下的落日來得正是時候
就算這裡最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
但曾經經歷過那段歷史的證人就在眼前
娓娓的為我們述說過去的種種
59
你看見了嗎?
那魔幻的時刻
彷彿可以回到過去
60
61
又一幢很美的轉角建築
為我們反映這天最後的陽光
62
不小心又發現一隻風雞
到底是誰這麼俏皮
發明了這麼逗趣的東西
我想在過去
雞應該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吧?
不像現在是喵星人和汪星人統治的世界
63
太陽下山了
肚子也餓翻了
偏偏這天馬六甲沒幾間店有開
不知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還是說晚上的馬六甲就是這樣?
不是有雞場街夜市嗎?
怎麼看起來不像有夜市的樣子
幸好橋頭有間印度料理店燈是亮著的
Restoran Tiga Ros
解救了身心俱疲、再也走不動的大家
64
即便依然不知如何點餐
但沒關係了,有什麼就吃什麼吧!
65
66
67
吃飽飯走到馬六甲河岸邊散步
發現岸邊一整排全是酒吧
絢麗的霓虹把河面塗抹得繽紛又多彩
68
69
我們坐在河邊
在這座看起來有點斜斜的教堂前
把團員們身上還沒空吃完的山竹、漢餅們一一解決掉
70
71
遊客散去的馬六甲真的是安靜得很
跟白天根本是兩個樣子
我們踩著歷史的腳印
一路散步回背包客棧
期待這座城市明天有數不盡的驚喜在等著我們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