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924.jpg

2020年8月5日

我收到從烏坵郵局寄回來的烏坵燈塔原圖明信片

完成了生平第一套郵票的原圖明信片

 

--

 

原圖明信片又叫作「原圖卡」,英文叫作Maximum card (極限卡)

指的是在明信片的圖案面貼上相同圖案的郵票,

並蓋上相關地點的郵戳所形成的一種集郵品

最早的原圖卡出現在19世紀末

 

--

 

過去在旅行的時候

如果有空閒或有想到的話

就會特別去找看看手邊有沒有相關地點的郵票可以帶去寄

讓寄出的明信片更符合旅行的主題

當然,很多時候根本找不到相關的郵票

可能沒有發行,沒有買到或者郵票本身不好看

所以原圖明信片會被稱作「極限卡」就是這個原因

要完成是有一點難度的

也因為如此,更顯它的珍貴性與紀念性

 

 

記得在高中的時候

曾為了蓋到88.8.8-8這個特別的郵戳

找了相本裡少見的爸爸與我的合照

貼上郵局在這一天特別發行的父親節郵票

不小心成了我的第一張原圖明信片

 

而這次之所以會想要把整套郵票都製作成原圖明信片

主要是因為宜蘭縣境唯一的一座燈塔「蘇澳燈塔」終於推出郵票了

而且這系列的燈塔郵票跟之前發行的風格完全不同

設計得也還算漂亮

加上「行動一人郵遞」的培哲特別幫這套郵票設計了一套絕美的明信片

安平、高美、蘇澳、烏坵

分別配上橘黃、紫紅、湛藍、軍綠四種色調

同時蘇澳燈塔的專屬風景戳也在這次發行中推出

種種的因素和機緣加在一起

便促成了我完成這套原圖明信片的動力與契機

 

01

#蘇澳燈塔

2018年5月23日

燈塔郵票發行的這天

特地到蘇澳郵局製作蘇澳燈塔的原圖明信片

因為是蘇澳燈塔所在地的郵局

所以郵局內特別開設了「臨時郵局」櫃檯

服務前來購買票品和銷戳的郵迷

現場就遇到了好幾位不知是遠從哪裡來的前輩

在他們身上學到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集郵二三事

比如銷戳時郵戳只要蓋到郵票一點點就好

郵票怎麼貼才好看

郵戳要蓋哪裡先用畫圓的工具和鉛筆預畫在信封或明信片上

這樣郵務人員就知道你想要怎麼蓋

也才知道原來有所謂的「局贈封」

就是郵局送給購買郵票或相關週邊的集郵者的首日封

信封上會特別用紅字註記以跟一般的首日封有所區別

只是比較傷腦筋的是到底要銷一般的郵戳還是首日戳

 

IMG_7047.jpg

 

01

銷了幾張首日戳作紀念

 

 

 

 

IMG_7059.jpg

02

跟集郵達人借了「範本」來聞香一下

看來要成為這麼專業的郵迷

不但要有東奔西跑的毅力,還要資本夠雄厚才行啊!

 

 

 

02

#高美燈塔

2018年6月16日

臺中三日家庭旅行的第一天

 拍完清水路邊九重葛的風景

繼續往清水市區前進

目標是清水郵局

趁星期六早上郵局有營業的時間去郵務窗口

幫高美燈塔原圖明信片銷清水當地的郵戳

 

IMG_8646.jpg

03

至此已完成了2/4 (蘇澳燈塔和高美燈塔)

另外兩張難度頗高

能不能完成就看緣份了

 

 

03

#安平燈塔

2019年6月10日

三天高雄旅行的最後一天溜去臺南

參觀完臺南市美術館2館

我一個人繼續搭公車去安平區的郵局銷安平燈塔郵票的原圖卡

雖然順利抵達位在安平區的新南郵局

到櫃台問郵務員才發現他們的郵戳不是寫「安平」而是「新南」

要蓋安平的郵戳只能到安平古堡附近的安平郵局才行

怎麼會!!!!

因為有一段距又沒什麼時間,交通也是問題

就只好將就蓋這裡的郵戳

心想至少還會有個「臺南」的字樣

怎知就那麼剛好郵務員不小心失手了

只剩「新南」的字樣 XD

他很愧疚的說要賠我新的郵票

但我只帶這麼一張明信片

於是就說沒關係,請他送我他剛剛試蓋在空白紙上的郵戳就好

 

 

IMG_1662.jpg

04

挑戰失敗的安平燈塔郵票原圖卡

也因為失敗,才又多了故事

 

 

04

#烏坵嶼燈塔

好不容易完成了這套郵票的三張原圖明信片

剩下最後一張「烏坵嶼燈塔」

這難度實在太高了

因為烏坵嶼燈塔在距離金門本島100多公里的烏坵島上

每15天才有一班船從臺中港出發往返

因為是軍事管制區,非島上居民需要向軍方申請才可登島

一登上島,得待上15天

(除非你直接原船折返)

因此一般人不太可能親自造訪

那麼,要怎麼蓋到烏坵郵局的郵戳,完成烏坵嶼燈塔的原圖明信片呢?

答案是:直接寄信過去!

這個方法比親自去一趟可行很多

 

2020年7月17日

距離上次完成臺南安平燈塔原圖明信片已經超過2年

我才終於啟動這個最終章的計畫

可見這真的不容易

這天,我終於寄出那封寄往郵遞區號「896」的信件

附上回郵信封還有一張說明來意及感謝的紙條

不抱期望這封信會回來

如果真的回來,就是奇蹟

 

一個禮拜、十天、二十天過去了

就快忘了有這回事了

 

2020年8月5日

我真的收到從烏坵寄回來的明信片

證實這地球上真的有烏坵這個地方

而島上也真的有郵局、有郵務人員在上班

寄明信片迷人的地方就是這樣

寫上地址、貼上郵票

它的旅行就會自動展開

旅途中不知道經過多少人的手、換了多少交通工具

 

總共歷時20天,這樣應該算順利了吧?

不然要是不巧信件跟出船日沒搭上,一來一回恐怕要超過一個月!

 

DSC07934.jpg

05

每一張原圖明信片的背後

都有一個蒐集過程的故事

所以不小心蒐集到烏坵郵局櫃檯人員的親筆留言,哈!

 

--

 

後來,這系列的燈塔郵票又陸續出了2次續輯

培哲也跟著推出了相對應的明信片

然而集章的速度趕不上郵局發行的速度

又偏偏遇上疫情攪局很少再出遠門

就只能先擱著,待有緣的時機再行動了

 

--

 

相關文章

初夏臺中D1 -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植槐堂.審計新村

初夏高雄D3 - 臺南市美術館2館.農友種苗行.南迴鐵路的沿線風景

旅行台灣的25個驚喜(完蓋全記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水蜻蜓 的頭像
    水蜻蜓

    水.蜻蜓's Blog

    水蜻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