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時代演進
村民仍使用竹籃和竹篩盛裝飯菜
讓整個祭典儀式呈現出原始純樸的風貌
--
第二天凌晨3點多才睡
但又不想太晚出門
所以大家約好早上9點退房
距離下午舉行的「孝海」有一小段時間
決定往南一點去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路上正好可以去六甲吃早餐
對六甲這地方完全沒任何概念
也沒聽說六甲有什麼特產
不過這樣反而讓人更好奇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查了一下Google地圖
發現吃的大都集中在市場周邊
所以就直接往市場殺過去
六甲的市場沒有很大
裡面有好幾攤是賣麵的
於是選了其中一家
01
終於吃到豆菜麵了!!!
一盤20元還附味噌湯
南部的物價果然親民許多
原本還想點一碗肉羹湯的
誰知晚了一步已全被包走了
02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就在六甲市區旁邊而已
得從烏山頭水庫的售票口進入
全票要200塊(驚!)
這對只打算來瞻仰八田先生銅像的人來說實在不太划算 XD
03
不過八田宅等相關技師的宿舍內部目前都沒有開放參觀
所以只能大概看一下建築的外觀
然後就往八田先生的銅像前進
才停好車
就看見一輛接著一輛遊覽車載著一大群團客浩浩蕩蕩的往八田的銅像走去
更傻眼的是銅像區整個被用紅龍拉了起來
訪客只能遠遠的遙望銅像
不能走上階梯到銅像面前
想必是之前斷頭事件的關係
但這也太誇張了
04 05
06 07
其實八田與一是誰我原本也不很清楚
後來是因為電影《KANO》和《八田與一》這部動畫才知道八田先生對台灣的貢獻
這真的是一段很感人的歷史
怪不得導演會想把這件事拍成電影
因為下午一點還要趕回吉貝耍看「孝海」的祭典
所以就沒有久待
北返的路上順道再去看了一下林鳳營車站
08
幾年前的農曆年期間有特地來這裡參訪
米黃色調的日式木造建築真的很美
原本午餐是打算在柳營吃的
不過到當地才發現選擇並不多
所以還是繼續往北到新營
這一帶以「營」為名的地方還真多
問了夥伴才知道原來新營、柳營、林鳳營還有六甲這些地名
都是明鄭時期因駐軍屯田而留下來的
好難想像三百多年前的這裡是長什麼樣子!!
09
結果想吃的鱔魚麵還是沒開
所以就就近吃另一間也滿多人的
跟記憶中的鱔魚麵好像不太一樣
但甜甜的味道始終如一
10
吃完還是跑去原本想吃的麵店所在的巷子裡逛逛
感覺這些地方的環境看起來一點也不舒適
但這樣的地方經過時間的累積
已成為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文化
11 12
原本想吃的那家店
據說他們的麵是用粗糠作為燃料下去炒的
太神奇了
13
下午一點鐘回到吉貝耍
村子裡的人們大大小小
開始往同一個方向移動
跟著走就對了
14 15
16 17
18 19
跟著村民的腳步
我們來到聚落西邊一處收割後的農田
村民把用竹籃盛裝的飯菜取出擺放在竹篩子上
等所有人都準備就緒
孝海儀式就要展開
20
穿著傳統服飾的婦女們把鞋子脫掉擺在田埂邊
赤腳走進稻田,手牽著手
開始吟唱起跟前一晚相同的曲調
21 22
23 24
就在一個沒有注意的瞬間
村民們在水瓶或米酒瓶裡插上一枝長長的像是甘蔗葉的東西
不知是代表什麼意思
25
舉行「孝海」的目的
是為了祭拜早年渡海來台時遇到海難而死亡的祖先
因此儀式會面向西南邊大海的方向
26
27
28
29 30
讓我覺得很棒的是
儘管時代演進
村民仍大多使用竹籃和竹篩盛裝飯菜
讓整個祭典儀式呈現出原始純樸的風貌
而直接將祭品擺放在稻田裡的地面上的方式
讓人覺得跟土地非常的親近
就像邀請祖先們前來野餐一樣
31
32 33
大約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
孝海的祭典就在施加伴頭從頭到尾東奔西跑之後結束
溫暖的陽光照在人們的臉上還有一盤盤精心準備的食物上
是那麼樣的閃閃動人
隨著人潮漸漸散去
我們的吉貝耍夜祭初訪行程也跟著進入尾聲
北返的路上途經彰化
下去買了阿璋的肉圓
順便也帶了一些「糯米炸」來試吃
原本只要一人買一顆來試試口味
結果卻搞烏龍變成一人一份(10顆)
不過因為還滿好吃的
所以一份沒多久就吃完了
也飽了
34
糯米炸
就是糯米糰油炸之後再沾花生粉
香香酥酥又甜甜的
佐著橘紅的夕陽
吃起來特別爽口,一點也不覺得油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