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春天
百花盛放之際
我聽見南方東海岸的呼喚
啊!是那看得見海的稻田
兩百多年前
大批漢人進入蘭陽平原
原本居住在平原上的噶瑪蘭人
卻從此開始離開宜蘭
往南方的花蓮和台東海岸遷居
這些落腳的地方
其中一個叫「新社」
--
本以為這會是一趟愜意的東海岸公車小旅行
怎知迷你的小公車上已經幾乎坐滿人
剩下最後三個位置
正在慶幸有坐到位置的同時
馬上又湧上了另一群人
原來,他們都要去一個叫作「海洋公園」的地方
是啊!這才是個渡假放鬆的地方啊!
01
果然,擁擠的公車在海洋公園那一站過後就整個輕盈了起來
在一個多小時蜿蜒的山路之後
終於來到看得見海的新社
雖然不算近
但也沒有想像中的遙不可及
在新社國小前下了車
這時意外發現原來我們並不孤單
因為還有另一位大學生也在這裡下車
02
新社國小圍牆邊的羊蹄甲花開得正美
03
04 05
06
不急著去看海稻田
所以在聚落裡隨意逛逛
於是發現一條似乎可以通往海邊的小路
07
往海邊的小路
開著豔紅的扶桑花
寧靜的路上
突然迎面走來一位身上穿著有「噶瑪蘭」字樣T恤年輕人
難道他就是噶瑪蘭人?
跟我們錯身之後沒多久
他又從馬路那邊往海邊的方向走回來
於是我們又和他再次碰面
原來他就是去接剛剛跟我們一起下車的大學生
他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
我好奇的跟他問起關於部落的一些問題
確定了這部落的確大多是住著噶瑪蘭人
而比較靠山的那一側則住著阿美族人
關於我想知道的噶瑪蘭海祭的舉辦時間
他說部落的長老們因為最近忙著掃墓所以還沒有決定
不過也差不多快舉辦了
這麼聽起來海祭似乎沒有固定的舉行日期
至於他本身的確是噶瑪蘭人
也還聽得懂噶瑪蘭語
只是要說的話可能就不是那麼有把握了
08
09
結束不算短的對話
我們走回大馬路
往稻田的方向前進
順便看看路上有沒有可以解決午餐的地方
結果只看到一家噶瑪蘭海產店
而且因為清明掃墓的關係沒有營業
看來只能撐到回市區再說了
10
11
這片與海相連的稻田
在大多是礁岩與海崖的東海岸中
可說是極少數的異數
所以也特別讓人眼睛一亮
而且可貴的是
族人讓這片稻田年年長出美麗的稻田
沒有讓房子跑進去擋住這看得見海的風景
12
走在軟軟的田埂上
一塊又一塊不很規則的稻田往海岸邊延伸
而且一階接著一階,愈走愈低
看樣子鹹鹹的海風對它們一點影響也沒有
13
今天的天氣雖然看得到一點陽光
但天空其實是灰灰的
於是連帶的海也不太藍
好吧!如果有機會
希望夏天的時候再來看看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告別海稻田
我們走回村子裡
看看是否能幸運的看見一些關於噶瑪蘭的事物
然而很不巧
村子裡的香蕉絲工坊今天也沒營業
(用香蕉絲織布是噶瑪蘭人具代表性的傳統技藝)
22
然後看到一間有用噶瑪蘭木雕裝飾的矮房
不過內部正在整修中
23
肚子餓了
回市區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呢!
於是走回新社國小的站牌等車
這才發現原來校門口的拼貼
一邊是阿美,另一邊是噶瑪蘭
24
25
舉行完海祭之後
噶瑪蘭人便會開始下海捕魚
而等到夏天
這裡又會是一番不同的風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