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多
我醒了
我聽見睡上舖的人踩梯子下床的聲音
應該是真的吧?
應該是去看日出吧?








#01

5點多
我真的醒了
起床盥洗
騎車出去晃晃
想找地圖上就在附近的黑桃石滬
大概是漲潮的關係吧?
我怎麼也找不到









#02

地圖上一個叫作「山水大草原」的地方
應該就是這裡吧?

後來逛了幾天
大概知道
像這樣的有著寬闊大草地的地方
大多是澎湖人祖先住的地方







#03

在轉角遇見一根竹符











#04

發現澎湖的村里廣播系統做得很好
隨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大聲公
而且一大早就有廣播
內容有點聽不太懂
不過似乎都是在講吃的









#05











#06

吃完早餐
澎湖生活博物館還沒開
所以先到旁邊的孔廟逛逛
上次到澎湖就有來過一次
那時博物館還沒開幕
這次來想特別看看奎閣
沒想到逛了一圈都沒看到
後來才發現原來被包在鷹架裡整修中







#07

孔廟旁的角落也有這樣的守護神
可說是隨處可見
然而以前卻從來沒注意到


看來還有一些時間
於是就到附近的文澳聚落裡走走







#08

澎湖除了馬公市區的那座城隍廟以外
文澳也有一座城隍廟
這座城隍廟是澎湖最早創立的城隍廟
雖然規模比較小一點
但也很有可看性








#09











#10

裡頭的柱是全是這種形狀的
資料裡寫說這樣的柱子叫「梭柱」









#11

離城隍廟不遠還有一座小廟











#12

文澳聚落裡的古厝









#13

澎湖的古厝格局相當一致
大門口的立面上總會裝飾著各種不同的馬約利卡磁磚
而且牆上也會像金門的古厝那樣
擺放火爐來辟邪








#14

文澳在清代時曾經是官廳衙署的所在地
直到光緒年間澎湖的廳署才搬到馬公









#15










#16

用咾咕石砌的牆









#17

牆上的石敢當看起來大概新設不久
可見石敢當的文化在澎湖
還是活的








#18

村落裡的細雨扶桑
長得很不錯
這幾天逛起來
發現澎湖最常見的扶桑
大概就屬細雨和血滴了







#19

又一個路旁的石敢當








#20

澎湖生活博物館門口的大茶壺
上頭鑲著許多圖案不同的瓷碗
看樣子應該是一件集體創作








#21

上回來澎湖就發現這座博物館
但還沒完工
那時只是很好奇
以「生活」為主題的博物館究竟要讓我們看些什麼?






#22

民國99年4月3日正式開館營運
至今也不過3年
算是非常新的一座博物館

裡頭展示的
是澎湖的開發史
以及常民的生活文化
我覺得挺不錯的
從展示中我認識了許多澎湖有趣的風俗
要不是有來這裡參觀
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23

日治時期的澎湖街道模型







#24

我也想要有這樣一個陽台
後來看了照片才意會過來
這座建築似乎就是澎湖的水仙宮
也就是「台廈郊會館」








#25

澎湖的報馬仔
頭上的花飾好特別







#26

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
馬公的城隍廟會舉辦盛大的「補運」祭祀活動
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紅圓、甜糯米、龍眼、紅蛋以及補命錢到廟裡
祈求平安好運

祭祀神明之後
還要將帶殼的供品(龍眼和雞蛋等)去殼
代表除舊佈新
去除霉運、迎向全新的開始






#27

冬至那天
除了湯圓之外
澎湖人還會捏製各種可愛動物造型的食物
名叫「雞母狗仔」








#28






#29

在澎湖的傳統社會中
男人負責出海捕魚
婦女則負責耕種
(這點跟蘭嶼是一樣的^^)
然而澎湖天氣實在非常極端
夏天太陽毒辣
冬天海風狂暴
於是外出工作的婦女便得將全身包得緊緊的
不僅遮陽,也可防風砂
於是澎湖的「蒙面女」造型
便成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當然
四周用咾咕石堆疊成矮牆來防風的「菜宅」
也是澎湖別具特色的景觀







#30

澎湖的「小法」
是指在宮廟中負責畫符、安營、犒軍等各種祭祀科儀的兒童
又稱「福官」
這是澎湖廟會文化非常大的特色之一
然而隨著時代的轉變
願意送小孩去廟裡學小法的家長愈來愈少
傳承的問題也日趨嚴重


我覺得由小孩來擔任這樣的工作
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澎湖還能夠保有這樣的文化
實在非常難得!
應該要像其他的傳統技藝那樣
設法繼續保存下去才對!







#31

展場二樓和三樓的中間採挑空設計
擺放了一座非常龐大且精緻的花宅聚落模型
你可以從二樓或者三樓
拿著手持式高倍望遠鏡仔細觀察聚落各個不同角落所發生的事
我覺得還滿有意思的







#32







#33







#34








#35








#36

花宅聚落旁的小山丘「花心」
在上頭放風箏是許多聚落孩子的童年回憶








#37

展場內也有一大區塊
在介紹澎湖特殊的民俗與信仰
說實在的
在這之前
我還真的不知道澎湖也有這麼多有趣的厭勝物








#38

屋頂上的八卦寶塔
這個從沒看過
不過跟沖繩的屋頂風獅爺有異曲同功之妙
可惜不知道祂確切的位置
葫蘆形的石敢當也很特別








#39








#40

澎湖有很多石敢當
而且有很多都是用咾咕石刻成的
石塔也是澎湖別具特色的鎮煞利器








#41

竹符
在澎湖幾乎隨處可見
這竹符得年年更換
更換的工作就由各地廟宇的小法負責


逛了一趟澎湖生活博物館
真可謂眼界大開、收穫滿滿啊
只可惜它的紀念品店沒有看到想買的東西
而且才逛到一半
店員就跟我說
「對不起,我們要休息囉~」
原來還有午休啊!
我真的傻眼了@@


又到了吃飯時間
到馬公市區覓食吧~
途經馬公的城隍廟
順便進去看看






#42







#43








#44

澎湖廟宇的山牆和馬背形狀真的是頗具特色








#45

因為肚子餓了
所以沒有逛太久
在城隍廟附近吃完午餐
排了一下隊
總算喝到前一天晚上喝不到的檸檬汁
盛夏大熱天大中午的澎湖
這杯清涼來得正是時候






#46

邊喝著檸檬汁
來到市區邊緣的篤行十村
看來已經整個都整修過了
裡面的住戶也全都遷走了
所以
可以拍的東西也就不多了





#47








#48








#49

原來
作曲家潘安邦的老家就在這篤行十村
而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外婆的澎湖灣」
寫的就是從篤行十村旁的海灘所望見的風景


還有
歌手張雨生小時候也是住在這裡
他以前住的房子現在規畫為張雨生的故事館
展示他的作品與成長歷程


越過長長的跨海大橋
騎了感覺好長的一段路
終於來到西嶼鄉的二崁聚落
上次澎湖行的大遺珠之一





#50

在還沒進到村子之前
就先看到村子的守護神
這座是北方的








#51

這座是西方的
相較於剛接觸時的嚴肅與陌生
看久了之後
其實有那麼一點圍著紅色圍裙日本小石佛的親切感







#52

遠遠的
就看到二崁聚落的入口處停了好多的機車和遊覽車
於是我大概知道接下來會看到什麼







#53


二崁傳香
這是一家用天人菊、艾草和芙蓉等植物製做天然蚊香的店家
同時也是二崁聚落協進會的所在地
還有澎湖縣2處25驚喜章的集章處之一







#54

門口的看板是用瓦片畫的
還滿有味道的







#55

哈!
連鈸把也是囍字門鈸
這是我在澎湖發現的第一對囍字門鈸






#56

他們也有自己做擺放蚊香的香座
造型的設計是取自澎湖的傳統漁船「大目船」

等了好一陣子
蜂湧而至的人群總算往隔壁散去
我趁機問了老闆娘還有沒有25驚喜章可以蓋
結果老闆娘說很久以前就不見了
大概是被偷了吧
這時我心裡涼了一半
因為這下子想集澎湖的驚喜章
就只剩最後一絲希望了

於是
這時屋樑上那一窩不安份的小燕子突然降下一陀白色物體
不偏不倚的掉在我的集章本上
我......................

瞬間有種烏雲罩頂
烏鴉飛過的感覺






#57

隔壁的招牌也是用瓦片彩繪的








#58

二崁聚落的街道
規畫整修得非常好
儼然是個熱鬧的觀光勝地
這裡大概也是澎湖最活絡的傳統聚落







#59

圍牆上的瓦將軍
不知道是原本就在這的
還是後來才擺上去的?



因為人潮實在不少
所以也很難慢慢、靜靜的逛
所以選擇投降







#60

距離二崁不遠的池東
有個地方叫小池角
我們打算到那裡的海邊看石滬








#61

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走在石滬上面
聽石滬建造的故事
這是多麼驚人與費時的工程啊!
過去的澎湖到處都可以看到石滬
擁有石滬就是權勢與財富的象徵
然而隨著時代的轉變
魚源的枯竭
愈來愈多石滬傾倒
也沒有人再去整修
難道這樣有特色且充滿智慧的文化
就要這樣消失了嗎?





#62

夕陽西下
可惜今天雲層太厚沒有絢麗的彩霞
遠遠的
漁翁島燈塔的燈火亮起
原本這時候我們應該在燈塔那的說
只好再跑一趟了
(oh! 好遠喔~~)


晚餐就近選擇了清心飲食店
炒絲瓜、蛤蜊湯、南瓜米粉
吃完乘著晚風
在月光比路燈明亮的小池角村落裡慢步探險
邊走邊擔心起加油站會不會很早就關了
機車的油只剩一點點
我不想卡在跨海大橋上面走然後路回背包客棧啊!

幸好上天保佑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水蜻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